罗华斌,1968年5月出生,湖南新化人,号白溪山人,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,获艺术学硕士学位。湖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。国家二级美术师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湖南省群文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,湖南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。
华斌的工作室在九楼。每次联系他,辄称“在工作室”。前去造访,则见华斌打座一般,凝神静气坐在正对门口的沙发上,或手不释卷,或闭目沉思,而少见他挥毫泼墨。工作室挂一对联:“花木清香庭院翠,琴书雅趣画堂幽。”见我来了,起身让座,泡茶,然后抽烟、聊天。多为课程教学话题,或古今文章、或诏奏格式、或字词出处、或文人轶事。博识广闻,其论更常有新颖惊世之处,常令曾担任过系主任一职的我汗颜。至于书画领域专业知识,我只能洗耳恭听,不敢置喙。工作室一面墙,全是书橱。橱中所陈,除前人今贤书画集,多数竟是文史哲类古今名著。
这个时候,华斌已不仅仅是书画名家,更是治学严谨、知识渊博的老师与学者。谁能想象,他当年只是一名初中未毕业的井下矿工?
夫书画大家,非技巧所能至也。冠盖巍峨,土壤必定丰厚,惟有养土培育得肥沃,方能在观者面前,展示鲜艳的花,翠绿的叶。书画亦如此,唯有学养深厚,提笔挥毫,才能做到方寸之间,一笔一划,皆有出处。遵古又不拘泥格式,融今而又品格高远。华斌书、画多次入选国展,拿到金奖,其书法气韵清雅,洒脱有致,国画灵动活泼,纤毫皆精,近四十年所付出的心血,可见一斑。
华斌天生痴书画。儿时上学,多以写字、画画为乐,常被老师以范本示之同学。然家贫,为谋一份口粮,初中未毕业即辍学,入一大厂附属铁矿,在井下做采掘工。矿洞里污黑,与课堂之明亮形成鲜明对比。华斌每月领四十五斤粮,肚子饱了,初心不改,从井下上来,即磨墨临帖写字,纵使宿舍工友打牌震天响,他自目无旁骛,仿佛要把墨汁全泼在纸上。不久其字便小有名气,藉此调入总厂。总厂部门多,订报多。昨日新报成旧报。这些报纸,华斌整天惦记,不时到各办公室上门收集,作为练字纸张,每有闲暇,即临帖练字。走在大街上,见可意之招牌、对联,也常在写字时模仿。日积月累,所写之毛笔字,日渐华丽。
城里书家多。其时也,总厂书家曾泽长,曾当华斌之面挥毫。书家之作品,给还停留在“写字”阶段的他打开了一扇窗。“字还可以这样写啊!”惊叹之余,华斌开始主动向古今书法家学习。当是时,华斌生活的冷江新化一带,名头响亮的书家有二:一为鄢福初,后为中国书协副主席、湖南省文联主席,湖南省书协主席;一为苏美华,后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书法教授。华斌先拜苏为师。每至周末,即上门观摩,聆听教诲。回家即根据当天心得,运笔走势,深夜不辍。三四年时间,未尝稍歇。其魏碑之基础,多扎实于此时。后又成鄢之弟子。
鄢每讲学,辄跟随于后,洗耳而听,净手而摩,十几年不离左右。其颜氏之楷、王氏之行,多师出于此。难得的是,华斌访师之余,更能融会贯通,揉楷书、魏碑之筋骨与张力,取行草之华丽与不羁,自成一体,收而不凝,放而有度,经时间沉淀,愈发老到,成为国展常客。
书者,气也。什么气?书卷气。华斌愈学书,愈加感到知识底蕴之重要,亦愈觉自身学养浅陋之处。自走进书法堂奥,华斌挥毫日少,而手捧经典啃读、求来名帖揣摩日多。为更好读书,专心创作,竟放弃大型企业中层管理之丰厚薪水,至一大学任普通教师。其文凭一路高歌,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、研究生,更成了学校文学课程之骨干老师、副教授。通过自学,其古典文学基础,已达相当高度。
根深方能叶茂。学识的愈来愈丰厚,滋养了华斌的艺术才华。在书法领域,华斌近年常品匝北魏墓志铭帖,其书之骨架趋向于瘦,笔画之间,常有刀笔印,而外形更加恣肆汪洋。细细领略,更觉字字有古,笔笔有古,而又字字有华斌,笔笔有华斌。此非平常书家能到达之处,不禁击掌而抚,爱不释手。十几年前,华斌更涉国画领域,一笔一画,皆是细节,而又疏朗有致,晶莹剔透,构图严谨又别出心裁,落笔平常而又新颖别致,其高远意趣,令人颔首称颂。他的国画能一炮打响,出手即国展,非丰厚之学养功力,诚不能至也。
华斌重情谊。其之称师者,即使过去三四十年,依然执弟子礼,恭敬周到有加。某一日其苏师来娄,三日三夜不离左右,美酒款待,笔墨伺候。华斌别无嗜好,惟好酒抽烟,有友来访,必然好酒好烟招待,尤其于酒桌上,豪气干云。我与华斌校内系同事,校外是兄弟,痴长几岁。他喊我喝酒,我不陪;我向他索字索画,说好久要,他从没二话。近几年我颇无聊,常去工作室叨扰他,抽烟喝茶聊天,八方神游,华斌总是笑意涟。
可能是年纪渐长的缘故,近几年华斌戴上了老花眼镜。戴眼镜的华斌更见儒雅之气、更有学者风度了。而在我看来,华斌一直是个儒雅的学者。
2023年2月文/谢新茂著名作家、副教授
北京墨轩臻品艺术 | 传承文脉·印艺互联
主攻学术·挖掘新人·引领收藏
图文|罗华斌